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的痛点,近期多地宣布取消公摊,引发购房者期待得房率提升。
购房者一直对于“公摊面积”感到困惑和不满。他们抱怨说,为什么花高价买的房子,连电梯间、大堂、花坛都算在自己账上?而且,物业费也要按公摊面积交,让购房者感到不公平。
近期,湖南衡阳和河北张家口等地相继发布政策,明确取消公摊面积,实行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。这一举措对于保障购房者权益、提升购房信心,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回稳有积极作用。
然而,从建筑面积计价转变到套内面积计价可能导致房价上涨。但是,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,购房者的成本并没有发生变化,只是房价呈现更直观的方式。购房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购买的房屋实际面积,符合“好房子”的理念。
此外,取消公摊面积也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。目前,大多数物业费是按建筑面积计算,如果改为按套内面积计算,收费单价可能会相应提高,购房者的用房成本不一定会降低。因此,在相关税费和配套制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购房者更看重的是“得房率”的提升。
此外,近年来,“第四代住宅”概念的到来,让一些项目可以做到“0公摊”或者较高的得房率。例如广州去年将阳台赠送提高到20%,并对套内建筑面积超过144㎡的复式住宅进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。今年,长沙出台新措施,进一步提高了赠送面积,使得新房得房率普遍可以达到100%。
取消公摊面积有助于保障购房者权益和提升购房信心,但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,避免房价上涨和购房者成本增加。同时,提高得房率也是购房者更看重的因素,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。
- 公摊面积
- 套内面积计价
- 得房率
- 购房者权益
- 房地产市场回稳